2025 高考招生录取呈现诸多新变化与新趋势
发布时间:2025-06-28 15:24:19来源:
随着各地高考分数陆续公布,志愿填报正式拉开帷幕。2025 年高考招生录取呈现出诸多新变化与新趋势,这些变化不仅关乎考生的未来,也与国家的人才培养战略紧密相连。
今年,高校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布局。兰州大学本科招生规模整体扩招 350 人,在 31 个省份的招生计划均有增加,重点向计算机类、电子信息类等 “硬核工科” 专业,以及地理科学类、草业科学等 “强势” 学科倾斜。郑州大学预计扩招 150 人,同时停招 10 个专业,扩大社会急需专业的招生数量,主要集中在人工智能、信息安全等国家战略急需、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领域。据统计,“双一流” 建设高校本科招生规模相比去年增加 2 万余人,新增计划重点投向基础学科、交叉学科、新兴学科等国家战略急需以及高校的优势学科。
在育人模式上,多所高校不断升级,致力于培养交叉融合、一专多精的复合型人才。清华大学新增无穹书院、水木书院等四个书院,打破学科壁垒,将传统工科和现代信息科技、人工智能深度融合,培养交叉工程领域的创新领军人才,预计近 60% 的 2025 级本科生将进入书院培养 ,实施全覆盖的导师制和一人一策的个性化培养方案。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采用 “AI 赋能、实习赋新、多语复语、专业复合” 的全新培养路径,帮助学生成为 “语言 + 科技” 的双料人才。复旦大学也将提供 100 余个学科、跨学科、创新创业微专业 (学程) 及丰富的双学位项目,设定了 54 个双学位项目,培养交叉融合融通的人才。
为了满足行业对急需人才的需求,一些高校完善了 “招培就” 联动机制,展开校企定制化联合培养。华北电力大学新增 “特高压直流定向就业” 招生班,与国家电网联合,面向内蒙古、甘肃、宁夏、新疆、西藏定向招生 60 人,学生入学即有岗。深圳大学与腾讯云共建的 “腾班”,计划招生 30 人,依托腾讯资源,开展校企共融的特色班建设,培养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人工智能人才。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与众多头部企业深度合作,打造符合企业需求的 “现场工程师”,建立 111 个订单班,实现招生即招工、入校即入企、毕业即就业。
从招生计划来看,部分省份呈现出明显的文理科差异。以广东为例,物理类招生计划增加 5.5 万人,历史类增加 7599 人,物理类的招生规模达到了历史类的两倍以上。在本科层次,历史类的招生计划不仅没有增加,反而减少了 828 人。四川的情况类似,2025 年历史类本科计划 58778 人,较 2024 年减少 6528 人,降幅近 10%,首次跌破 6 万大关;物理类计划 184527 人,较 2024 年增加 12051 人,涨幅约 7% 。这种文理科招生计划的变化,使得历史类考生的竞争更加激烈,而物理类考生的升学机会有所提升。
2025 年高考招生录取的新变化、新趋势,体现了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紧密对接,也为考生提供了更多元的选择。考生在填报志愿时,应充分了解这些变化,结合自身兴趣和优势,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。
(责编: admin5)
免责声明:本文为转载,非本网原创内容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